科室动态

【小帕讲故事】小帕的前世今生

字号:+-14

微信图片_20210208160621.gif

小 帕 的 前 世 今 生

  认识“小帕”

  嘿,大家好!我叫小帕,学名“帕金森”。不是我倚老卖老,虽然我自称“小帕”,但我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咳,咳……”那么,就让我说说我的前世今生吧!

微信图片_20210208160651.png

微信图片_20210208160653.jpg

  说起“帕金森”呀,它可不是生来就是一个疾病的名字,而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的名字。遥想当年,那还是1817年,英国有位名叫James Parkinson(詹姆斯·帕金森)的医生。他拥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地质古生物学家,在医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帕金森医生发现了这样一类病人,“不自主震颤性动作,肌肉力量减弱,不仅在运动时出现,甚至在有其他支撑物时也出现。患者伴有躯干前倾,走路时可由步行变为小跑样步态,感觉和智能不受损伤。”

  这些描述有的来自他的患者,有的是他在大街上一瞥而过的行人。他把这类患者命名为“震颤麻痹”,并加以报道。但是,帕金森的著作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

  直到1892年,法国著名的神经科学家Jean Martin Charcot再一次对这类疾病引起兴趣。他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了“震颤麻痹”的病人更多的症状,包括肌僵直,小写症,流口水等等。而且,这部分病人也不存在“麻痹”的症状(麻痹:无力的意思)。

  他认为“震颤麻痹”的病名不能完全反应疾病的特征。但Charcot公正的认为帕金森医生仍然是研究震颤麻痹的先驱。

  因此,他提议将此病改称为“Parkinson’s Disease”(帕金森氏病),以此纪念帕金森医生,此命名后人一直沿用至今。

微信图片_20210208160655.png

  在小帕的一生中,下面两个堪称里程碑的大事件不得不提。

01

  第一个里程碑是左旋多巴的问世。现在我们知道,小帕得病就是因为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坏死,进而多巴胺递质分泌减少所致。

  但很早以前,人们对小帕还不能做到知根知底。后来,也就是1961年,瑞典科学家Arvid Carlsson发现了左旋多巴可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

  这是多么伟大的发现呀!因此,他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968年,Cotzias等报告口服左旋多巴后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症状明显改善,且效果显著。正式宣告左旋多巴的时代来临。

  之后各种抗帕药物的相继问世,为帕金森病的治疗开拓了新天地。

微信图片_20210208160657.jpg

02

  第二个里程碑是脑深部电刺激(DBS)的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又称脑起搏器治疗手术。

  1987年神经外科医生Benabid教授发现脑深部电刺激能缓解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

  它是利用脑立体定向手术在脑内特定神经核团的位置植入电极,通过高频电刺激可抑制异常电活动的神经元,从而起到治病的作用。

  DBS手术对药物不再产生作用或药物产生副作用的患者可以起到很好的替代治疗效果,术前需要医生严格的评估和选择。

微信图片_20210208160659.jpg

  现在,让小帕特别伤心的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帕金森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在我们国家。

  目前,全球大概有500万的帕金森病患者,近一半在中国。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65岁以上的老人帕金森患病率大概是1.7%,而70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能达到3%-5%。

  现在,帕金森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中老年的“第三杀手”,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国际上将每年的4月11日确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偷偷说一句,4月11日是帕金森医生的生日。

微信图片_20210208160701.jpg

  以上就是小帕的前世今生。

  欲知小帕的庐山真面目,请听下回分解!

微信图片_20210208160704.jpg

吴玉芙

主任医师

大红鹰dhy登录界面 帕金森病房主任

  主要从事神经运动障碍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20年,参与组建大红鹰dhy登录界面帕金森病房。擅长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及各种神经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焦虑状态、抑郁状态、 神经衰弱、周围神经病等的诊治。主持或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多篇,主编或参编专著多部。

  出诊时间:周一、周四、周五上午

  (震颤专病门诊)

相关科室 | 相关医生 | 相关文章 | 相关咨询 | 相关视频 |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帕金森病房

帕金森病房

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而且,这种疾病正有年轻化的趋势。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静…

神经外科

相关专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