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指导
百日咳再现,请收好这份防治攻略!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
根据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我国2024年1—2月累计报告百日咳病例数32380例,死亡13例。两个月的发病数已接近2023年全年,报告死亡数则超过2018—2023年总和。预计2024年百日咳病例数或近37年来最多。
百日咳的传染源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Bordetella Pertussi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开始至发病后6周均有传染性。
百日咳的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密切接触传播。
百日咳的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百日咳的典型症状
最具特点的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反复多次,直至咳出黏痰,昼轻夜重,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
青少年或成人百日咳患者,常无典型痉咳,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和暂时性缓解交替。
百日咳的治疗方法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鉴于国内百日咳鲍特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率高,超过2月龄的儿童或成人,若存在使用大环内酯类禁忌、不能耐受大环内酯类或感染耐大环内酯类的菌株,可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
国内报道对于大环内酯类耐药的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感染,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后细菌清除率高,可以考虑用于治疗耐药株感染的2月龄以下小婴儿。
百日咳的控制措施
疫苗接种:
目前我国使用的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主要用于儿童基础免疫,接种时间分别为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通常疫苗接种3-5年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12年后抗体几乎消失。Tdap(破伤风类毒素、减毒白喉类毒素、无细胞百日咳疫苗)主要用于11岁以上青少年和19-64岁成人的加强免疫,目前仅在北美后欧洲批准上世,中国暂未上市。
通过接种疫苗产生的百日咳特异性抗体可持续4-12年,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可持续4-20年,无论是通过自然感染还是通过疫苗接种获得的免疫力,都不能持续终生。
传染病报告:
发现百日咳及疑似百日咳病人接诊医生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发现聚集或者暴发时立即报告医院疾控处(非工作日报总值班)。
隔离要求:
按照呼吸道隔离要求执行,病人单间或者同种病原体病人集中单独房间收治。应隔离至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5天或痉咳后21天方可解除隔离。
做好个人防护及环境消毒:
医务人员不带病上班,房间通风,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勤洗手,保持手卫生。物表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暴露后预防:
暴露(与有症状的患者在1米以内面对面接触,或直接接触患者呼吸道、鼻腔或口腔的分泌物)后21天内接受药物预防,药物选择、剂量、疗程与治疗相同。
文 / 呼吸内科 苏斯佳
编辑 / 宣传中心
作者介绍
苏斯佳
主治医师
大红鹰dhy登录界面呼吸内科
硕士研究生,从事呼吸内科工作8年,主要从事支气管哮喘、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科常见病的诊疗。
互联网门诊时间:周五下午
上一篇: 世界痛风日 | 精准防控 远离疼痛
下一篇: 护理科普 | 科学雾化,避免“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