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才
【我的援派故事】人才京郊行,相伴同前行
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加强民族团结而提出的工作部署。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选派了大批优秀干部前往西藏、新疆、河北等地,支援当地各项事业发展。
院党委高度重视援派工作,2002 年以来,我院先后输出了 十余位骨干力量,他们带着满腔热忱和精湛医术前往雪域高原、沙漠绿洲、京冀大地,在那里,他们不惧困难,无私奉献,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珍贵的友谊和生命的感悟,凝练出了一个个平凡却动人的故事。
人才京郊行,相伴同前行
呼吸科主任 田蓉
2013年1月,我作为第五批人才京郊行专家前往昌平区医院挂职锻炼,任院长助理。当时,昌平区医院正在为争创三甲医院进行最后的冲刺,初到医院,我便积极投身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积极推进大红鹰dhy登录界面与昌平区医院的合作,将老年医院制定规章制度、流程的先进经验倾囊相授,从内容的整体布局到各项制度细则的完善,逐字逐句进行审核,并协助检查、指导各项制度的最终实践,实现各环节工作的无缝衔接,为争创三甲献计献策,贡献个人的一份力量。
昌平区医院在完善医疗发展的同时,积极加强科研教学投入,并为成为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做着不懈努力。到院后,我积极协助备战,除正常的工作外,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参加讲师培训,进行院内讲师考核,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最终昌平区医院顺利通过了首医支教团领导及教师的检验,成为了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的一份子。
△首都医科大学昌平教学医院落成典礼
除了管理工作,我此行的重中之重便是对于医疗工作的支持。到医院后,我积极发挥个人在呼吸科、ICU的专业优势,分别在呼吸科、ICU、MICU进行查房、指导临床工作。
△内科ICU授课
MICU是为促进内科重症医学发展而成立的,成立之初存在诸多问题:病源有限、医务人员人心不稳、医疗技术不全面、医疗设施配备不合理等,为彻底捋顺MICU工作,我在担任院长助理的同时兼任了MICU科主任。自此我便以院为家,为MICU的发展竭尽全力,加强科室与内科及急诊科的联系,建立信任关系,积极拓展病源;细致完成病人与设备的匹配,达到科室设备的最大化利用;对医护人员进行重症监护专业知识培训,指导学习气管插管、床旁气管、经皮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呼吸机、血滤机、血流动力学监测等技术。出现疑难病例积极联系朝阳医院、人民医院、协和医院等专家前来会诊,协助科室工作顺利有序进行,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我的努力最终获得大家的认可,大家纷纷放下思想包袱,打开心扉与我交流,共同探讨科室的发展方向,展望科室的未来,全科室医务人员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终于使MICU的工作走上正轨,逐渐得到了其他科室的认可,成为急诊科、内科的一个强有力的保障科室。内科的主任们也纷纷表示:“有了危重病人,放在MICU我们放心”。
△田蓉与同事学习交流
老年科秦素萍主任的父亲因为AECOPD、呼吸衰竭入院,病情危重,她毅然决然地将他转到了MICU,经治疗患者好转后转出MICU;急诊科夜间转入的一个呼吸困难患者,排除其他病因后考虑气管切开瘘口堵塞,紧急联系耳鼻喉科会诊,共同完成瘘口的堵塞解除,病人转危为安;呼吸科一位肺部感染、不明原因顽固低氧血症的患者,经MICU救治后成功出院……
△内科ICU授课
一位呼吸衰竭气管插管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转入MICU,患者家属哽咽道:“我爸爸已经住了好几个科室了,病情没有好转,医生都说他出不了医院了,大夫,求求你,救救他吧,他平时身体可好了”。我冷静细致地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这是一位COPD合并重症肺炎、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精神也一天天好转,但仍存在明显的低氧血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我认为他可以出院了,这个病人因为肺功能差,已经耐受了长期慢性低氧状态,回家坚持氧疗即可,但患者家属仍然不放心,为了打消家属的顾虑,我联系了朝阳医院的专家前来为其会诊,除外了肺栓塞等疾病,打消了家属的顾虑,家属不断道谢:“田主任真是太好了,不仅治疗身体疾病,还治疗心理疾病,这回我们真的可以踏踏实实回家了”。
△人才京郊行结束 为田蓉(右)颁发荣誉专家证书
时光匆匆过,一年后,人才京郊行任务结束了,我很荣幸地被继续聘任为昌平区医院MICU的荣誉主任,这是对我一年工作的肯定,同时也是鞭策,我深感责任重大……,一年的京郊行并未真正结束,从不识到熟知,从无到有,这一路我们将继续相伴前行,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医疗事业而并肩奋斗。
上一篇: 【我的援派故事】对口援助 奉献家乡
下一篇: 【我的援派故事】锤炼自身 服务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