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才
【我的援派故事】锤炼自身 服务基层
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维护边疆稳定、加强民族团结而提出的工作部署。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选派了大批优秀干部前往西藏、新疆、河北等地,支援当地各项事业发展。
院党委高度重视援派工作,2002 年以来,我院先后输出了 十余位骨干力量,他们带着满腔热忱和精湛医术前往雪域高原、沙漠绿洲、京冀大地,在那里,他们不惧困难,无私奉献,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珍贵的友谊和生命的感悟,凝练出了一个个平凡却动人的故事。
锤炼自身 服务基层
纪委委员、联合一党支部书记、院长助理、医务处处长兼对外合作处处长 李翔
2012年是我工作以来记忆深刻的一年,这一年根据北京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参加了为期一年的“人才京郊行”支援工作,任顺义妇幼老年保健院院长助理,主要负责老年病学的学科建设。这一年,在服务顺义人民的同时,我的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也有一些点点滴滴的事情让我感动。
在顺义妇幼老年保健院就职后,我快速融入当地工作,通过一个多月的实地调研,我提交了《顺义区妇幼老年保健院老年病学发展规划建议》,通过多次与院长、副院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讨论,最终制定了老年病发展重点方向,确定了依托医院的基础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发展,以老年康复、老年综合评估、多学科整合治疗模式管理老年病为重点的老年病发展模式。
△李翔工作照
顺义妇幼老年保健院内科虽然未建立完善的老年病科,但收治的老年病人很多,占住院总人数的70%以上,老年病患者有多病共存、多脏器功能下降和多种功能障碍共存的特点,医务人员要满足老年患者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就诊需求,需要系统的老年病知识。我利用每周一次的科内大查房给科内医生灌输老年病学概念、整体治疗观念及关注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意识,提高老年病学的诊疗水平,并在查房中对一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国内外诊疗新进展进行详细叙述,尽量使科内医生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正规教学查房的氛围,为从单一的临床科室发展成临床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科室打好基础。通过近一年的查房,科内医生在诊治老年病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另外,我与主管内科系统的副院长、医务科科长多次碰头,探讨如何加强老年病科的管理,并制定了观摩教学查房、交接班、病案质量管理、科内业务学习等相关制度,并督促实施。
内科病房收治的老年病人大多存在各种功能障碍,这些功能障碍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康复治疗是改善功能障碍最有效的办法。我本身的专业是老年康复,并且有十余年的从业和管理经验,所以,我根据内科病房现有人员和设施条件,向院长提交了《关于建立老年康复治疗室的计划》,积极开展老年康复治疗,并输送多名医务人员到我院(大红鹰dhy登录界面)免费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康复治疗技术进修培训。为了使内科医生对老年康复有更深刻的认识,我组织了近10次的老年康复专题讲座,而且在查房时针对病人情况进行现场讲解并亲自操作演示,同时,积极推荐科内医生和治疗师加入北京康复医学会。
我的工作获得了内科主任和护士长的大力支持,通过与他们的深入交流,我对如何在基层医院开展老年康复也有了新的思路。要更好的诊治和管理老年患者,仅仅依靠高端的检查仪器和昂贵的药物是不够的,对老年患者进行更仔细和系统的综合评估是才关键所在,这也是实行多学科整合治疗老年病模式及解决老年常见综合征的前提,但当时国内进行系统的老年综合评估的医院仍较少,其重要性也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我积极发挥老年医院在此方面的优势,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关于老年跌倒、痴呆、尿失禁、晕厥、谵妄、睡眠障碍、疼痛、帕金森综合症、骨质疏松、多重用药、老年环境、老年出院转归等评估培训,并在实际工作中开展了对住院老年病人的系统评估工作。
为了切实的服务于顺义区群众,我每周出一天内科专家门诊。在日常门诊中,我发现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或者仅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我利用出门诊的机会给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康复运动处方,以利于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减少药物的用量,累计给三十余位老年糖尿病患者制定了个体化运动处方,在部分患者的血糖复查过程中提示效果良好。其中有一位刘阿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位阿姨体型胖,血糖一直控制不好,并且出现了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脚趾破了不容易愈合、视网膜眼底病变导致的视物不清,服用了各种药物及打胰岛素,均控制不理想,她已经基本放弃了,在门诊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北京市的三甲医院专家给我调整用药,饮食也控制了,但我血糖还是控制不了,干脆爱吃什么吃什么,多活一天算一天”。我在仔细问诊过程中发现她每天的运动量很小,就结合她的体重、血糖、血脂等情况,给她制定了详细的运动方案,并在刘阿姨复诊时给予她鼓励,让她坚持科学运动。经过近三个多月的康复,刘阿姨的体重下降了,血糖也控制住了。一天门诊,刘阿姨没有挂我的号,但一直在诊室门口坐着,直到中午快下班的时候,她进来拿了个布袋,里面装的是她家果园种的苹果,和我说的话我至今仍记得:“你这位年轻的老年病医院的专家看病真耐心,要是能一直留在保健院就好了”。
这一年来我经过与基层医院的病人直接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体会到,郊区的病人很朴实,你把他们当亲人,他们就把你当亲人,多一份细心和耐心,就能获得病人的积极配合,就能够共同战胜疾病。
上一篇: 【我的援派故事】人才京郊行,相伴同前行
下一篇: 【我的援派故事】学科建设 医院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