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动态
我和老年医院的故事
今年是我院建院75周年,医院发展来自于每一位职工的辛勤付出,过去的积累,当下的奋进,未来的勃发,每一步都有你有我。为推进医院文化建设,传承医院75载风雨历程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韵,增强职工对医院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医院党委、工会面向全院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开展大红鹰dhy登录界面“我和老年医院的故事”图文征集活动,现选登部分作品,以飨读者。
努力做医院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和践行者
党委委员、副院长 杨爱民
1988年7月,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医院,工作至今,整整36年。当时医院还叫北京结核病医院,临床设有九个结核内科和一个胸外科,医院只有病房,没有门诊。作为刚参加工作的住院医,我除了晚上回西楼宿舍睡觉外,几乎全“泡在病房”,努力完成临床各项工作,并得到了科室和医院的认可。
1990年,我被医院选派到北京友谊医院进修学习普外科一年,进修期间,仍然以“泡病房”方式加强外科理论和技能学习。
为了满足医院周边百姓就医需求,医院于1990年在大门口平房设置简易门诊,提供内科、外科、中医、口腔、皮肤等医疗服务。随着外科医生的增加,收治病种逐渐扩大,胸外科也逐渐成为综合大外科,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1999年我又被派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学习胸外科一年。
图片为旧时的综合门诊部
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我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号召,参加援藏工作一年,任拉萨市尼木县人民医院常务副院长。2004年4月我由临床调入机关从事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任院办主任,开启工作的新篇章。
2003年援藏期间杨爱民同志在贺德村对受伤居民进行救治
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我院临危受命接收收治伤员的任务,经过全院医护人员五个月的恪尽职守,我们用爱与专业重燃91名伤员的生命之光,生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并将这份信仰与坚定凝聚成光,不断延续。
2010年我被选为工会主席,从中层干部到院领导,是角色的转变,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期待,医院老年医学发展迎来新机遇和挑战,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聚集于此,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2017年为响应市委组织部京津冀协同发展互派挂职干部的号召,我被派往河北挂职一年,任河北省老年病医院副院长。2022年,根据要求进行岗位交流,任医院副院长。
36年来,我不仅见证了医院从结核病医院、胸科医院再到老年医院的名称更迭,也见证了医院从一所结核病专科医院,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学科建设,逐渐转建成为一所老年综合性医院的艰难历程;见证了2003年的收治“非典”、2008年接受“地震伤员”和三年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
见证了医院七区、八区、九区、门诊楼、康复中心、住院一部的新建落成,见证了住院二部的装修改造,医院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环境和职工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患者的就医获得感和职工工作的幸福感。
见证医院发展
我们不单是医院改革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积极响应、努力工作的践行者,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医院职工在院党委的领导带领下,努力践行,不断的推动着老年医院的改革发展。
我们不单是医院改革发展的见证者和践行者,同时也是医院改革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我在院党委的培养下,从一名大学毕业生逐渐成长为具有正高职称的医院管理者。随着医院的改革发展,个人生活上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以住房为例,自己从“西楼”宿舍到结婚后的“筒子楼”(现综合库房),到“十四间平房”、到“山后平房”,再到现在的楼房,四次搬家,每一次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改善,应该说我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医院给我的。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宏伟蓝图已经擎画,院党委正带领全院职工朝着将医院打造成老年医疗服务能力突出,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连续性、整合型老年医疗健康服务,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三级甲等老年医院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希望全院职工在院党委的带领下,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的担当,在医院这个平台上,尽情展示智慧才华,与医院共命运、同成长,努力做医院改革发展的见证者、践行者,也必将成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受益者!让我们高质发展聚合力,赓续精神创未来!
文| 杨爱民
编发|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