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健康
节气养生 | 立夏后的中药代茶饮,助您益气清心,健脾和胃!
《初夏》
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
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
困人天气日初长。
立夏 · 代茶饮
中医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工作压力较大,缺乏体育活动,又多有不良的生活方式。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内分泌代谢病,以及消化不良、肝胆脾胃病已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健康。对于期望保持健康,需要长期调理的广大人群,寻找一个有效且易于坚持的日常养生保健方式尤为重要。日常生活少不了喝水吃饭,把每日喝水换成合适的药物代茶饮,既有助于调整体质,又能长期坚持,何乐而不为?
中药代茶饮,即药茶,又称茶剂。顾名思义,是指用中草药与茶叶配用,或以数味中草药,共同煎煮或以沸水冲泡,代茶徐徐饮之。中药代茶饮为我国的传统剂型,是在中医理法方药理论指导下,依据辨证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病情的判断,为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病后调理而组方选药合制而成的剂型。
据传药茶发端于唐代,盛行于宋朝,明清以来,应用更广。清宫医药档案中,运用药茶或代茶饮防治疾病的记载极为丰富。经中医医生辨证诊断,选用3-5味草药,每味草药抓取3-5克,沸水冲泡或稍加煎煮代茶,每日3-5杯(600-1000ml),即可起到良好的调理作用。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二十四节气与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息息相关。根据季节的变化,人们的饮食、作息习惯也会有所调整。通过了解和关注这些节气,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季节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以二十四节气为指引,以四季气候特点为依据,结合个人体质辨证,我们推出二十四节气代茶饮方,以期为大家提供一个适宜的保健养生方法。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立夏后适宜的代茶饮。
2024年05月05日,节气立夏。立夏是夏季第一个节气。立夏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春夏交接,余寒未尽,天气忽冷忽热,我们应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以免损伤阳气。气温渐高,情绪容易急躁,要注意调畅情志,除烦戒躁,避免愤懑恼怒。清晨,鸟语花香,清风微袭,适宜运动锻炼。睡眠时间以23点前入睡为宜,午间最好小憩一下,正所谓“子午觉”。以弥补夜间睡眠之不足,有效缓解日间工作的疲劳。
立夏之后的饮食应注意健脾和胃,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以免助湿。天热出汗多时,应注意清暑生津、益气养胃。夏季水果蔬菜丰富,黄瓜、萝卜、西红柿、西瓜等可清热泻火,生津止渴;绿豆汤、荷叶粥、银耳粥亦可常喝,有清暑、滋阴的作用。湿热明显者,山药、扁豆、冬瓜等可常食用,以清利暑湿。生姜是夏季调味之佳品,做菜可适当加点,不但开胃,有助于阳气的生发,还可以避免夏季寒凉食物吃多了损伤脾胃阳气,为“春夏养阳”之道也。
立夏时节宜饮用黄山毛峰。黄山毛峰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此茶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黄山毛峰性凉味甘,入脾胃经,可补益脾胃,利水渗湿,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尤宜于夏季体内湿热,易于上火,口干口渴,心烦急躁,尿黄便粘,腹胀纳差者饮用。
立夏
中药代茶饮,宜益气养阴清心火,健脾和胃祛湿热。
生脉饮
党参3克、麦冬5克、五味子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党参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可补脾肺气、补血、生津,适宜于脾肺气虚、气血两虚、气津两伤者;麦冬性微寒味微苦甘,入心肺胃经,可养阴清热润肺、益胃生津止渴、清心除烦安神,适宜于胃阴虚、肺阴虚、心阴虚者;五味子性温味酸甘,入心肺肾经,可补益心肾、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肺宁心安神、敛肺气止汗、滋肾阴、涩精止遗、涩肠止泻,适宜于久咳虚喘、自汗盗汗、遗精滑精、久泻、津伤口渴、消渴、心悸失眠多梦者。
以此三味代茶饮,可益气养阴,生津止渴,尤宜于夏季出汗多,疲劳乏力者。
竹叶麦冬莲子心茶
竹叶3克,麦冬5克,莲子心0.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竹叶性寒味辛甘淡,入心胃小肠经,可清热泻火、清心除烦、清胃热、生津止渴、利尿,适宜于热病烦渴、口疮、尿赤者;莲子心性寒味苦,入心肾心包经,可清心安神、交通心肾、涩精止血,适宜于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者。
三者合用代茶饮,功效清心泻火,除烦安神。尤宜于夏季上火,心烦、失眠、尿赤者。
薏米陈皮茶
薏米5克、陈皮3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3-5杯。
薏苡仁(薏米)性凉味甘淡,入脾肺胃经,可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消肿散痈、补中止泻、舒筋脉缓挛急,是除湿热的天然良药,适宜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者;陈皮性温味辛苦,入脾肺经,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通痹止痛、和中、温化寒痰,适宜于脾胃气滞、呕吐呃逆、有痰湿者。
二者合用代茶饮,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利水渗湿,清利湿热,尤宜于夏季暑湿烦闷、食欲不振、脾胃不和、消化不良者饮用。
作者介绍:李金辉
副主任医师
大红鹰dhy登录界面 中医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主修心血管疾病。注重整体,专于辨证,古为今用,以中驭西,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等心脑血管病以及肝胆脾胃病等中老年病症。
出诊地点:
门诊部二层 中医科门诊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周四全天(普通门诊)
上一篇: 【小帕讲故事】半夜腿抽筋,是缺钙了吗?
下一篇: 这种眼病不是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