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 >>思想政治

党群工作

思想政治

两会直通车 | 我院北京市人大代表田蓉同志谈:构建养老服务“北京模式”,享受舒适晚年生活

发布时间:2024-01-26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老有所养是重大民生工程,北京常住人口超五分之一是老年人,面对人口老龄化形势,北京市积极构建完善养老服务的“北京模式”。如何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对医疗卫生资源需求量大,现阶段深化医养融合发展还存在哪些挑战?专业的养老服务如何送到老年人的身边和床边?

  访谈嘉宾:

  北京市人大代表、大红鹰dhy登录界面呼吸内科副主任 田蓉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赛我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颖秀

640.jpg

节目直播现场

  代表建议:养老助餐、医养联合体

640 (1).jpg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赛我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施颖秀

  施颖秀:民以食为天,如何让老年人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确实是关系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大事儿。因此,今年我带来了一份建议,题目是《办好小餐桌,服务大民生》。

  建议由市商务局牵头,通过加快完善社区一刻钟商圈建设,鼓励社会餐饮加入到“社区食堂”的建设中,共同满足社区“一老一小”的群体,就近就便的让老年人和双职工家庭的孩子们,能共同吃到热腾腾的,现场制作的饭菜。聚焦降低社区食堂的办理门槛,提供免费场地,增加服务老人的补贴等方面的政策疏通,最终让“社区食堂”能提供丰富而又惠民便民的餐饮。

640 (2).jpg

  北京市人大代表、大红鹰dhy登录界面呼吸内科副主任 田蓉

  田蓉:北京市政府对于养老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提出了构建完善养老服务的“北京模式”,可以满足多层次、多维度的养老需求。但是,对于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重度失能失智的老年病人,急性病情稳定以后,需要长期的医疗和照护维系生命,却很难返家或者是返回社区。

  针对这样一类病人,我提出的建议是,形成医院和养老机构联合体,做到真正的医养融合。可将这样的病人转到养老机构,病人虽然离院但是不离医,由医疗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对病人进行持续的医疗护理指导,可以进行上门服务的诊疗行为,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门诊给予治疗调整,一旦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可以由养老机构送至医院。

  另外,对于从事日常照护的人员,需要较多的专业技能的支撑。可以由医院对日常照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方可上岗,并可以在日常照护中给予持续的督导和指导。通过这种模式,可以避免重度失能失智病人长期滞留在医院,造成医疗资源挤兑,养老机构可以放心接手,更可以使患者家属安心。

  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供给

  施颖秀:我认为,要根据老人的身体状态来分类服务,也就是通过评估,先了解老人是失能、半失能,还是失智或者是活力老人,这四类老人的需求是截然不同的。

  无论是什么身体状态,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机构养老,老人普遍共性的需求:第一是需要专业的、优质的服务,特别是要为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康复等医养结合的服务。第二是便利的,可及的服务,也就是能把服务送到他们的身边、周边和床边。第三是普惠的,要通过完善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要努力让老年人支付得了,消费得起,服务得专业,享受得满意,还要鼓励老年人购买服务,鼓励老人的家属为老人购买服务。

  田蓉:针对老年人不同的年龄段、基础身体状况,养老需求有差异性。对于低中龄老人、身体素质好的老年人,养老需求多样化,更倾向于追求养老品质。对于高龄老人或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则更关注日常生活照料及因疾病就医的可及性与便利性。

  前几年,政府重点是发展养老事业,也就是保障基本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但是随着我国老年人需求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行、用”等实物需求,也包括“康、养、文、旅、服”等服务需求,还有艺术、体育、休闲、娱乐等新型需求。在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要在“兜好底、兜住底、兜准底”的同时,发展“银发经济”,扩大多层次、多样化产品服务供给,这将极大增进老年人福祉。

  建设好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施颖秀:从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看到了,从事一线护理的人员目前已经极度短缺,与现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程度相比,也是明显滞后。主要是由于养老一线护理员的工作量大,工作辛苦,待遇和社会地位不高,这也导致了他们工作稳定性差,专业护理知识有限。呼吁提高一线护理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为了留住人才,提供集体宿舍、住房保障等相应的留人才的福利措施。

  今年我还带来了一个促进北京市户籍“4050”人员在社区微创业的建议,因为本市“4050”人员,拥有本市户籍,距离社区近,基本素质强,也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信任度,呼吁支持“4050”人员和大学生在社区创业,主要从事民生保障类、便民类的社区微创业,通过养老联合体建设,社区一刻钟商圈建设,把这些资源和老年人以及社区群体之间的需求,进行供需匹配。

  另外,建议养老一线人才梯队建设中,要发挥中专、大专、职高等技能型院校定点培养、订单式培养的作用,多输出一些这类的照护型人才。另外,也希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能发挥“京津冀一体化”的作用,通过定向培训,定点输出一些护理型人才,补足短板。

  旅居养老因人而异

  田蓉:对于旅居养老,还是要从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经济情况来衡量,更多的是适用于低龄老人。从医疗角度,推荐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结合自身情况选择旅居和异地康养养老。比如,有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冬天到海南等地生活一段时间,可以有效避免呼吸道疾病急性加重。夏天建议老年人选择在北方避暑,因为老年人对温度感知的敏感性下降,高温、高湿的天气容易导致中暑,容易导致一些基础疾病的加重。

  来源:北京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