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健康
【小帕讲故事】面具脸、路标手、慌张步态……帕金森病的十个独门术语大集结!
面具脸?路标手?慌张步态……这些奇怪的名字,都是帕金森病的独门术语。甚至资深的帕友还会问道:“什么叫开关现象呀?”下面,小芙姐就解说一下帕金森病的十个独门术语!
面具脸
顾名思义,面部表情少,甚至没有表情,整个面部看起来好像戴着面具一样,所以叫面具脸。面具脸是由于帕金森病患者面部肌肉僵硬、活动迟缓导致表情减少、甚至没有表情的表现,比如微笑、转动眼球都非常困难。
路标手
我们正常人将手肘支在桌面上,保持前臂与桌面垂直时,前臂及腕的肌肉可以完全放松, 所以腕关节与前臂约有90°的屈曲。帕金森病患者因为肌张力增高,手肘放在桌面上时,前臂不能放松,而是保持伸直状态,俨如铁路上树立的路标,称为“路标手”。
搓丸样震颤
帕金森病的“手抖”有个专门术语——搓丸样震颤,即拇指与屈曲的食指抖动的动作像在揉搓一个药丸。其特点为静止时出现或明显,主动运动时停止或减轻,疲劳、激动、紧张或焦虑时加重,入睡后消失。
慌张步态
帕金森病患者存在姿势异常、平衡障碍,在行走过程中重心前移,起步后即以极小的步态向前冲,越走越快,以致收不住脚,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好像一个人慌慌张张的样子,所以叫慌张步态。
冻结步态
冻结步态是帕金森病患者试图行走时或前进过程中步伐短暂、突然地终止或明显减少,是疾病中晚期常见的步态障碍。
通俗地说就是:突然出现双脚像被黏在或被吸在地上,不能抬脚,也不能挪步,原地小碎步踏步、起步犹豫的状态,但一旦冻结消除,行走正常或接近正常。
冻结步态经常出现在起步时、转身时、通过狭窄空间时、即将到达终点时或精神紧张时。
症状波动
症状波动是指帕金森病患者经过左旋多巴治疗后出现的远期并发症,临床上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剂末现象和开-关现象。具体如下:
开-关现象
开-关现象通常出现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晚期,是症状波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能够很快恢复到正常人的功能状态,药效过后,又出现帕金森病的症状。
每天可以反复的出现多次,变化的速度非常快,形容病情的变化就像是电源的开、关一样,所以称为开-干现象。
剂末现象
在每剂左旋多巴作用末期(下一剂左旋多巴服用前),逐渐再次出现可预测的帕金森病症状,表现为左旋多巴获益时间≤4小时,或者在患者服药时间间隔增加时也可能出现。
异动症
帕金森病患者长期应用多巴胺制剂后出现的一种不能控制的异常动作,患者从不能活动(帕金森病患者原有的症状)走向另一个极端:不可控制的乱动,表现为躯干、肢体的不自主的或舞蹈样多动或肌张力失常。
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剂峰异动:在服药后,药效达到顶峰出现的异动症或肌张力失常,是异动症最常见的形式。
(2)剂末异动:又称为关期异动症或肌张力失常。在每剂左旋多巴疗效消退时出现,以腿、足痉挛较多见。
(3)双相异动症:上述两种异动症在同一患者中出现。
左旋多巴的“蜜月期”
大多数帕金森患者经过左旋多巴的补充治疗,会出现症状明显好转,效果往往会持续好几年,被形象地称之为"蜜月期"。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对左旋多巴的疗效会有所减退,约有50%的患者会产生运动障碍和症状波动,使帕金森患者的后期治疗更加困难。
以上就是帕金森病的十个独门术语。这些术语,一方面说明了帕金森病很强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人们对帕金森病的重视。积极抗帕,任重道远,让我们不懈努力!
撰稿:吴玉芙
小帕、小芙姐形象设计:赵浩凯
欢迎关注帕金森病多学科管理公众号
带给您全新的疾病管理体验
把您的小管家领回家吧!
专家介绍
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神经运动障碍性疾病、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研究工作20余年。擅长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脑血管病(脑梗死、脑出血、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等)及各种神经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焦虑状态、抑郁状态、 神经衰弱、周围神经病等的诊治。主持或参与了多个科研项目,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多篇,主编或参编专著多部。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运动障碍专病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