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资讯 >>中医养生

健康资讯

中医养生

【24节气饮食养生】小寒:养肾为先宜温补,气血阴阳需兼顾

发布时间:2023-01-05 浏览次数:
字号: + - 14

微信图片_20230105161014.jpg

  2023年1月5日,节气进入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小寒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冬季寒冷时节正式开始,民间常说“小寒大寒冻作一团”。

微信图片_20230105161016.jpg

  小寒之后,寒冷伴随降雪降雨,气温明显降低,寒湿是小寒时节的主要致病因素。

  外出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风防寒保暖,出门戴好口罩避免寒湿疫气侵袭。

  室内暖气干燥,人容易“上火”,情绪也易发生变化。此时节要注意情绪调节,避免抑郁、懒散嗜睡现象,天晴无风之日,可多到室外晒晒太阳,激发人体阳气,改善心情。

  小寒时节,恰逢“三九”,为一年中最冷的时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应量力而行,最佳锻炼时间宜选择在上午10时~11时,下午2时~4时,于天气晴朗、太阳高照时进行。

  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最为适宜,每天运动30分钟~1小时。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是古人冬季的养生之道。能早睡晚起一些,睡觉时间不超过十一点,以保证充足睡眠。老年人可待日出之后起床,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临睡前可用热水洗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入睡。

  室内暖气温度较高,应按时开窗通风,以清洁空气。

  饮食养生

微信图片_20230105161020.jpg

  饮食养生,每日践行。小寒饮食养生:养肾为先宜温补,气血阴阳需兼顾

  冬季宜补肾,宜食黑色食品,可以补充精气,调节免疫功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如黑米、黑芝麻、黑枣、黑木耳、乌鸡等。这些食物大多能补益气血,温补脾肾。

  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也有补脾胃、温肾阳的功效。

  小寒时节,饮食进补仍应以温补为主。适量食用羊肉、鸡肉、牛肉、鱼类等肉类,做法以炖煮为宜,以保持热量。

  饮食不要过于温热,以防伤阴。可多喝温开水以补充水分,喝碗热粥,有益胃肠健康。

  体质偏热、偏实、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以免上火。

  冬日养生,“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民谚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足见冬日养生进补的重要性。

  冬季进补,不要千篇一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顺其自然为好。日常饮食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仍需低盐、低脂、低糖、清淡饮食为宜。

微信图片_20230105161025.jpg

小寒时节食疗、药膳、代茶饮方

  腊八粥

微信图片_20230105161027.jpg

  腊八节的时间点大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所以很多地方也有在小寒这一天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的食材很多,像北方的腊八粥有白米、紫米、小米、栗子、花生、红豆、绿豆、莲子等,和水煮,外加葡萄干、红枣、红糖、白糖等调味。

  腊八粥多有健脾养胃,益气安神的功效。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之食品。

  糖尿病患者需注意粥类对血糖的影响,不宜多食。

  当归生姜羊肉汤

微信图片_20230105161030.jpg

  以羊肉、当归、生姜炖煮羊肉,也可加山药、胡萝卜等炖煮,吃肉喝汤。

  民间传说“小寒吃羊肉,大寒吃萝卜”。羊肉性温,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当归益气养血;生姜升阳散寒、暖胃止痛。

  此汤可健脾养胃和中、温中益气。适用于普通人群冬季进补,可使气血充沛、脾胃强健、身体康健。尤宜于脾胃虚寒、气血不足者食用。

  栗子炖鸡

微信图片_20230105161034.jpg

  以童子鸡、栗子、食盐、味精等清炖而成。

  栗子具有补肾强腰的功效,可以缓解肾虚导致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头晕耳鸣等症状。还可以健脾养胃,保护胃黏膜,增强脾胃功能,促进胃肠消化吸收。栗子富含膳食纤维,可以防治便秘。

  童子鸡具有温中益气、益精填髓、益五脏、补虚的作用。可用于虚劳消瘦、气血虚弱、五脏亏虚等病证。

  栗子炖鸡营养价值丰富,温补而不燥,尤宜大小寒时节食用。

  代茶饮方

微信图片_20230105161037.jpg

  冬季天寒宜热饮。喝红茶可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强身健体。喝普洱茶可养胃暖胃。北方冬天干燥、寒冷,喝乌龙茶可防止口干舌燥。

  选用合适的中药材适量每日冲泡代茶饮,常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代茶饮的中药,每次抓取5-10g,开水冲泡,每日饮用3-5杯即可。

苏藿姜枣茶

  紫苏叶、藿香、生姜、大枣、红糖适量代茶饮。

  紫苏叶性味温、辛,入肺、脾经,功效发汗、解表散寒、行气宽中、和胃止呕、理气、化痰止咳。

  藿香性味微温、辛,入脾、肺、肾经,功效化湿、和中、止呕、解暑。

  生姜性味辛、温,入肺、脾胃经,可祛风发汗、解表散寒、温中、温肺。大枣性味温、甘,入心、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养心补脾、保护胃气。

  此茶可解表散寒、行气化湿、温中和中,尤宜于小寒时节,寒湿疫气的预防,素体虚寒,脾胃虚弱,可适量饮用。

微信图片_20230105161041.jpg

  作者介绍:李金辉

微信图片_20230105161045.jpg

  李金辉,副主任医师,大红鹰dhy登录界面 中医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主修心血管疾病。注重整体,专于辨证,古为今用,以中驭西,擅长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病等心脑血管病以及肝胆脾胃病等中老年病症。

  出诊地点:

  门诊部二层  中医科门诊

  出诊时间:

  周二上午(专家门诊)

  周四全天(普通门诊)